
中国深度:从“地表”到“深地”的里程碑跨越
2025年2月20日,中国石油宣布,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10910米胜利完钻。这不仅刷新亚洲垂深井纪录,更标志着中国继“深空”“深海”后,在“深地”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这口井,是向地球深部进军的“望远镜”,更是端牢能源饭碗的“国之重器”。

图为取自深地塔科1井万米以深的岩石样本
工程奇迹:五项世界纪录背后的“中国速度”
深地塔科1井以279天突破万米,创下全球陆上钻井突破万米“最快”速度。相比苏联SG-3井耗时23年钻至12262米,中国仅用近两年完成挑战,效率提升超10倍。这背后是五大工程纪录的支撑:
全球最深尾管固井(145兆帕超高压)
亚洲最深直井钻探(穿透12套复杂地层)
全球最快万米突破(日进尺最高达600米)
亚洲最深陆上取芯(获取5亿年前岩芯)
全球最深电缆成像测井(突破超高温信号传输)

硬核突破:万米深地如何炼成“中国方案”?
万米之下,温度超210℃、压力达145兆帕,钻杆“柔软如面条”,常规工具“集体罢工”。中国科技团队以四大创新破局:
装备国产化:全球首台12000米自动化钻机(河北制造钻杆抗拉940吨)、抗220℃超高温钻井液,成本比进口降50%。
极限材料:定制168.3毫米超厚壁钻杆,攻克硅质岩、膏盐层交替地层的“钻头杀手”。
智能控制: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让“大卡车走钢丝绳”般精准穿越12套地层。
数据赋能:绘制亚洲首份万米地质剖面图,填补地球演化理论空白。

科学宝藏:万米岩芯揭开地球演化密码
深地塔科1井首次在陆地万米以下发现油气显示,证实超深层资源潜力。我国深层油气储量达671亿吨油当量,目前仅探明30亿吨,这口井为未来能源接替打开新窗口。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
岩芯标本:揭秘5亿年前地层,支撑地球结构、气候变迁研究。
剖面图:解码塔里木盆地“摔碎的盘子”地质结构,指导超深井勘探。

未来之战:深地工程如何改写能源格局?
塔里木盆地已钻成8000米以深井191口,占全国超50%。深地塔科1井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形成自主可控的万米技术体系,从“跟跑”转向“领跑”。下一步,中国石油将推进“深地川科1井”等工程,剑指1.5万米。

结语:向地球深部进军,中国正在创造历史
从“克拉玛依油田”到“万米深井”,中国石油人用“钻透珠峰再挖两公里”的魄力,在死亡之海写下能源传奇。深地塔科1井不仅是一座科技丰碑,更宣示:深地探索的“中国方案”,正在重新定义人类认知与资源开发的边界。
“向深地进军,是科学与勇气的博弈,更是大国能源安全的必答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金声
(本文部分数据与图片引自中国石油官方发布,新华社、中新社报道)
转载请注明来自湖南百里醇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标题:《钻透地下珠峰!中国深井钻探改写亚洲能源版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