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深入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后,赵亚夫深感振奋与鼓舞。他深刻体会到报告对于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意义,并决心为此努力奋斗。赵亚夫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途径。报告中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他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还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效率,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赵亚夫表示,将把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心得体会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农业现代化事业,为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为一名56年党龄的老党员,64年学农、务农的老科技人员,镇江市广大党员推举、江苏省党代会选举的党的二十大代表,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认真学习了报告全文,积极参加了分组讨论等大会组织的全部活动。
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代表们的亲切嘱咐,散会前雄壮的国际歌歌声激励着我,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走出人民大会堂,面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我在心中默默发誓:“定要为最难、最伟大的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继续奋斗,终己余生!”
时光回流到2013年春天,敬爱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会场,听了我“农业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务农农民”的发言以后,作了讲话,讲话最后总书记说:”刚才讲到的农村合作社是新时期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和规模经济的一种农民组织形式。今后要着力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真正使务农不完全依靠国家补贴也能致富。”当时我理解总书记的讲话,是对我们农业科研工作者交代的重要课题,是我今后的研究方向。总书记的讲话,不仅指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的要害(比较效益低),而且总书记研究世界农业,从比较中找出了中外农业的不同特点。凡农业现代化国家,都是采用国家大量补贴的做法,补贴金额几乎达到农民生产成本的总和,就是说农民种田,不用自己出成本。为什么他们能做到?原因是他们百分之九十多的纳税人,补贴百分之五左右的农民。而我们当时只有百分之三十多的纳税人,需要补贴的农民却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这就是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巨大的人口规模,造成了按人均计算土地资源的严重匮乏,成为人多地少的小农国家,所谓“大国小农”,给我们农业现代化增加了莫大的困难。所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
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的方法,最直接的是发展高效农业。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镇江世业洲视察了高架栽培草莓,得知每亩草莓收益高达4-5万元时,高兴地说:“农业发展就是要依靠科技创新。”总书记还说:“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总书记又说了一句特别重要的话,后来在很多场合都曾反复强调:“要更加重视促进农民增收,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深刻地指示我们,要带领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更进一步总结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可是从现实情况来看,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还不少。因为农民是个弱势群体,农业是个弱势产业,农业一方面要走市场经济道路,一方面又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公益责任,奉献大、竞争力小,比较效益低。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用好这部分宝贵的国家补贴,对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的协调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很多现实情况却是财政资金投向到了少数握有资本的人手里。一段时间很多地方大搞农业招商引资,大批的资金(如农机补贴、大棚设施农业补贴等)随着农田流转一起到了资本手上,而占农村人口大多数的一般农民,却基本无人去过问,他们找不到致富的出路,很少得到政府的帮助,这样做的结果明显加大了农村的两极分化。就像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样,农业农村领域也很需要有个能代行部分政府行为的经济组织来发挥作用,这就是基层党组织直接领导下的以行政村、镇为单元的农民自己的互助合作集体经济组织。它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法律约束,以全面服务农民(包括占多数的一般小农户及刚脱贫的农户、富裕农户)家庭经营为己任,联合全体村民走向市场,获取适当的盈利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在此基础上发展村、镇集体经济,而且成为全面接受国家扶持农业农村政策的对接口,使国家补贴真正落实到全体农民身上,国家补贴、集体经济、家庭经营一起发力,确保村民与集体从事农业,都能大幅度提高比较效益,实现共同富裕。
这方面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的有机农业合作社(主营有机大米,兼营蔬菜、果品等)和茅山镇的丁庄葡萄合作联社都创造了很好的案例。两个合作社的专业务农社员户,他们每户的年纯收入都已经达到15万元左右,已经与当地城镇一般居民的户年均纯收入相近,就是说乡下人的生活水平已经赶上了当地城里人,开始走上了共同富裕道路。
戴庄和丁庄合作社(联社)的实践充分表明,基层党组织直接领导下的以行政村、镇为单元的农民自己的互助合作集体经济组织,不仅能直接带领村民们学会经营产业,还能通过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正能量满满地做好村民的教育、培养和组织工作,听党话,跟党走,让广大村民都能主动参与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这里讲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就是我们常说的“口袋富了还要脑袋富”,小农自私自利是最大的通病,贪小便宜,好处一定不能少,但出力却越少越好,往往处理不好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给国家或集体带来损失甚至造成产业经营失败,最终自己也吃了大亏。能否多克服掉一些小农这个毛病,是我们基层党组织能否把乡亲们带上农业现代化康庄大道的最大关键。丁庄和戴庄党委正在这方面艰苦努力,争取尽早取得正能量满满的效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还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方面戴庄村的做法很有说服力。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由不自觉到逐步自觉,戴庄村已有二十年的有机农业发展历史,2006年正式成立有机农业合作社,当年种植了130多亩有机水稻和150多亩有机水蜜桃,由于效益很高,农民积极性起来了,到2010年家家户户都种上了有机水稻(合计2500亩),每亩净收入达到了2000元,比原来常规种植提高了4~5倍。随着生物多样性农业技术日趋成熟,十多年来,全村10.3平方公里范围的山水林田湖草整体规划,大幅度减少了农药化肥用量(水田和部分坡地已完全不用,农户自留地也用得很少),大面积实行农林结合、农牧结合、农林牧结合,实行稻—草—畜禽,果—草—畜禽轮作间作栽培制度,引进了30多个适应当地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物种及新品种,如“越光”水稻、土种蜜蜂、水花生叶甲虫、螳螂、青蛙、鲜食玉米、高粱、蓝莓、梅山猪、苏禽鸡、一些微生物菌种等等,显著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内物种(品种)的组成结构,复活了很多消失多年的野生动植物,如猫头鹰、老鹰、猕猴、娃娃鱼等等,水稻田内生存着130种各类小动物,比邻近村高出6倍多,充分体现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愈来愈丰富。大面积水稻田已经十多年不用农药化肥,长势正常,病虫害很少。大面积种植绿肥、施用微生物发酵醋糟生物有机肥、畜禽粪堆肥等等,土壤愈来愈肥,有机质含量大幅提高,做到了藏粮于地。随着自然生产力大幅度恢复提高,带来了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实现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全村农民年可支配收入2021年达到3.75万元,比十年前提高3倍。由于大力推广牧草替代饲料粮,加上有机越光水稻再生栽培技术,水稻亩产提高到了500公斤,戴庄村对社会提供的粮食基本没有减少。丁庄葡萄合作联社正在示范推广葡萄园种草养鸡、养鹅,重施有机肥,大幅度减少农药化肥用量等生物多样性农业技术,早熟种葡萄不用化肥农药栽培试验已经成功。两个合作社都已经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生态农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还说:“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其实这也是今天我们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为什么不能走西方大量依靠化学肥料和农药,走大规模经营之路的主要原因。我们是原住民农业,我国已经至少有五千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农耕历史,依靠先人的智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走了一条循环农业之路,直至新中国成立,在那么低的生产力水平下,仍然能以有限的耕地(小农)养活四万万五千万同胞,担起了人口规模巨大国家的农业重任。新中国进入工业化时代,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别无选择地学习西方,采用工业化(化石)的手段,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走上了一条环境严重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物种大量灭绝的不归之路。怎样找到一条环境与经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新路?这就是前面说的,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的,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采用绿色先进生产力手段(信息、大数据、智能技术等)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之路。
戴庄的生物多样性农业技术,初步看来,能较快地修复破坏了的农业生态系统并取得生态效果和经济效果,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但是戴庄地处丘陵山区,生态修复相对比较容易,5—10年时间,农业生态系统就能出现了明显的转变。在我省分布面积较广的湿地农业生态系统类型地区,具有较丰富的水资源,水生动物、水生植物、水生微生物等物种丰富,可以参考丘陵山区农牧结合的做法,大搞农渔结合、农牧渔结合,如稻鱼、稻虾、稻鳖、稻鳅等混合养殖,稳粮增效,保护环境,修复农业生态系统,农民比较容易接受。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在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了农民欢迎,能为我省湿地类型地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技术支撑。
平原农业生态类型地区,粮食任务压力较大,可选择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先行搞试点,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探索培育生物多样性,修复农业生态系统的技术途径,比如在推广超高产新品种获得粮食增产的基础上,改变单一种植模式,推行部分农地休耕轮作,增加油菜、大豆、绿肥、牧草等种植面积;搞农牧结合,增施畜禽粪肥等培养土壤生物多样性的绿色农业新技术等。为进一步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培育土壤生物多样性,大幅度降低化肥农药用量创造条件,逐步完全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下,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为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江苏鱼米之乡,为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挑大梁,作贡献!